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2 大棕榈油生产和出口国, 对世界植物油市场价格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农业历来在印度尼西亚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全国经济全面发展, 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强, 农产品供应与需求形势不断好转。
1 基本情况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群岛国家, 属于热带气候, 包括石油、矿藏、木材和农产品在内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2006 年, 全国人口为2.22 亿, 名列世界第4, 其中近80%居住在爪哇和苏门答腊这2 个岛上; 8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 中高收入人群约为3300 万,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通用货币是卢比。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6 年和2007 年分别达到5.5%和6.1%。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法律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缺乏、腐败盛行等。2006 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641 美元; 失业率为13%; 人均支出384 美元, 其中53%用于食品消费。
农业一直在国内经济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0 年前曾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目前, 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 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45%。由于农场规模较小, 农业生产属于劳动力密集型。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2 大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 对世界油籽价格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主要的农作物和农产品有: 水稻、玉米、棕榈油、大豆、干椰子肉、橡胶、以及木薯。
全国现有约4700 个大中型食品加工厂和77200个小型食品加工厂, 食品加工业职工约为300 万人,产值2005 年为239 亿美元; 大中型食品加工厂约占全国食品加工职工总量的25%, 占全国食品加工总产值的85%。食品支出约占公民总支出的53%。
2 农业政策
印度尼西亚农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粮食自给率, 以及稳定国家经济。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政府一直向农民提供多种农用物资( 如: 粮食作物种子和肥料) 补贴、浇灌工程信贷等。政府还通过国家粮食后勤局( BULOG) , 对包括大米在内的基本食品实施严格控制。国家粮食后勤局负责确定大米等主要粮食的支持价格, 进行干预性收购或销售, 并且负责大米的进出口、储备和供应。2003 年1 月, 国家粮食后勤局改名为“国家贸易公司”, 接受财政部的监督, 但基本职责不变。
为了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 政府从1998 年开始允许私营企业进口小麦, 从而解除了国家粮食后勤局对小麦进口的控制。目前, 私营企业可以自主进口小麦、大豆、玉米和糖。
3 粮油供需
3.1 大米
大米是最主要的食用粮食, 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年均水稻种植面积达到近1200 万顷, 占全部作物种植面积的50%以上。90%的水稻田具有浇灌设施。
由于水资源管理水平较低、灌溉设施较差、以及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大米生产增长速度较慢, 长期以来不能满足消费需求。阻碍大米生产的最大原因, 是农民拥有的土地面积非常小( 人均不足0.5hm2) 。为了鼓励大米生产, 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 例如提供特殊贷款, 增加肥料和种子补贴, 扩大种植面积等。
政府通过国家粮食后勤局( Bulog) 储备约占国内消费总量5%的大米, 向军队和偏远地区的民事人员提供大米口粮, 在全国性灾难中提供援助, 并且在必要时从事市场运作以稳定价格。国家粮食后勤局还继续实施“穷人大米补贴计划”, 以保证国内每个贫困家庭每个月能够购买20kg价格为1000 卢比/ 公斤的大米。2007 年, 国家粮食后勤局计划收购150 万吨国产大米, 收购价格为4000 卢比/ kg, 相当于438 美元/t; 大米进口关税为450000 卢比( 49.3 美元) /t。
过去5 年中, 年均大米产量为3370 万吨, 进口为180 万吨, 消费为3600 万吨。2007 年, 水稻收获面积约为1160 万公顷, 稻谷单产约为4.5t / hm2, 稻谷产量为5270 万吨, 大米产量为3400 万吨, 大米进口为160 万吨, 国内大米消费为3600 万吨, 年终大米库存为240 万吨。
3.2 小麦与面粉加工
由于经济稳定增长和收入不断提高, 国内小麦消费量不断增长, 2006 年人均小麦消费量约为17kg。印度尼西亚不种植小麦, 所需小麦全部依靠进口, 主要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在过去5a中, 小麦进口年均为480 万吨。2007 / 08 年度, 小麦进口估计为546 万吨, 国内消费为520 万吨, 年终库存为104 万吨。目前, 小麦进口关税为零,但是小麦面粉进口关税则为5%。
2007 年, 全国小麦面粉加工能力为20300t / d,加工能力实际利用率约为74%; 小麦面粉产量为360万吨, 比上年增长10%; 小麦面粉进口为73 万吨, 比上年增长46%; 小麦面粉消费总量的60%用于生产面条, 30%用于生产面包和点心, 10%用于家庭。小麦面粉分为3 个等级, 即高蛋白面粉( 蛋白含量超过12%) 、中蛋白面粉( 蛋白含量为10%~11%) 和低蛋白面粉( 蛋白含量为8%~9%) 。高蛋白面粉约占面粉总产量的75%, 主要用于生产方便面和烘焙食品。2007 年3 月, 小麦面粉批发价为93000- 104000 卢比/ 25kg, 即相当于407~455.6 美元/ t。
全国小麦加工业主要由4 家面粉公司所支配,这4 家公司的年面粉产量约为300 万吨, 面粉提取率为70%~74%。全国最大的面粉公司是PT Bogasari面粉公司, 隶属于该国食品加工业巨头之一Indofood 集团。PT Bogasari 面粉公司占据全国小麦面粉市场的70%, 拥有2 个面粉加工厂, 分别位于雅加达和泗水。位于雅加达的面粉加工厂占地面积达到33hm2, 是世界上最大的面粉加工厂; 位于泗水的面粉加工厂占地面积为13hm2。这2 个面粉加工厂的日均加工能力分别为10000t 和5900t。第2 大面粉公司是PT Berdikari Sari Utama 面粉公司, 该公司拥有1 家面粉加工厂, 位于苏拉威西岛, 日均加工能力为2900t, 占据全国小麦面粉市场的8.5%。另外2 个面粉公司分别为PT Panganmas Inti persada 面粉公司和PT Sriboga Raturaya 面粉公司, 日均加工能力分别为1000t 和1500t, 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
3.3 玉米与饲料
玉米是第2 大粮食作物, 也是最主要的饲料生产原料。全国玉米消费总量的50%用于生产饲料, 其余用于生产食品。由于政府强调自给, 国内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玉米进口量现已减少50%。进口玉米主要用于生产鸡饲料; 玉米进口关税为5%。过去5 年中, 年均玉米产量为620 万吨, 进口为110 万吨, 消费量为730 万吨; 2007 / 08 年度, 玉米收获面积约为340 万公顷, 单产为3.6t / hm2, 产量为690 万吨, 进口为120 万吨, 国内消费为795 万吨( 其中饲用消费为405 万吨) , 年终库存为60 万吨。
家畜业主要由养鸡业和养牛业组成。2007 年,禽肉产量约为122 万吨, 牛肉产量约为43 万吨, 猪肉产量约为18 万吨, 羊肉产量约为5 万吨。过去5年中, 牛肉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7%。
全国现有39 家饲料加工公司, 其中6 家特大型公司占据全国饲料总产量的80%。2007 年, 混合饲料生产能力为1150 万吨, 实际产量约为783 万吨;饲料生产原料包括405 万吨玉米, 5 万吨小麦, 以及218 万吨蛋白粕。全国饲料消费总量的约78%用于养鸡, 8%用于养猪, 7%用于养鱼, 其余则用于饲养牛和羊。饲料约占禽肉生产成本的60%。
3.4 油籽业
国产油籽主要包括: 棕榈仁、椰子仁、大豆和花生, 其中棕榈仁和椰子仁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2007 年, 棕榈仁产量为480 万吨, 出口为11 万吨;椰子仁产量为150 万吨, 出口为4 万吨; 大豆产量为78 万吨, 进口为160 万吨; 花生产量为115 万吨, 进口为17 万吨。
印度尼西亚对大豆的需求一直比较强劲。国内所有阶层的消费者都将豆制品当作摄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政府制定了到2007 年实现大豆自给的奋斗目标。由于气候不适合、生产成本高、种子质量低等原因, 国内大豆产量始终难以提高, 导致政府目标难以实现。国产大豆仅占国内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 其余所需大豆则依靠进口, 其中90%以上来自美国。棕榈油产量和出口量近年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7 年, 棕榈油产量为1710 万吨, 出口为1100万吨, 国内消费为629 万吨, 年终库存为110 万吨。棕榈油国内消费过去主要用作烹饪油; 由于政府近年来鼓励发展生物柴油, 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棕榈油消费量2007 年达到200 万吨, 分别比2006 年和2005 年增长1 倍和3 倍。棕榈油出口主要销往中国、印度、欧盟等。
2007 年, 棕榈仁油产量为199 万吨, 国内消费为75 万吨, 出口为125 万吨( 主要销往欧盟、印度、中国等) , 年终库存为10 万吨; 椰子油产量为90 万吨,国内消费量为40 万吨, 出口为50 万吨( 主要销往欧盟、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 , 年终库存为2 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