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是非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是WTO、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东南非共同市场的成员国,农业投资条件成熟,潜力巨大.目前,赞比亚全国有4320万h㎡土地适宜耕种,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适于大面积种植多种农作物.目前在中高产可耕地中已耕种602万h㎡,仅占可耕地的14%.赞比亚仅依靠自身发展农业的难度较大,国内农产品短缺,周边8国也存在农产品严重短缺现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和供应水平明显不足,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滞后,农业投资资金缺乏.赞比亚政府非常重视外资的作用,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国外资本投资其农业.当前,包括欧盟国家、美国、印度、巴西在内的许多国家正抓紧推进在赞比亚的农业开发合作,赞比亚是“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重要非洲国家,中国与赞比亚开展农业合作应抓住机遇,尽早部署实施.
1、赞比亚农业资源基础
1.1 地形地貌
全境按地貌分为5个区:东北部东非大裂谷区,北部加丹加高原区、西南部卡拉哈里盆地区、东南部卢安瓜-马拉维高原区和中部卢安瓜河盆地区.
1.2 气候资源及区划
赞比亚属热带性气候,因位于海拔1000~1300m的台地,湿度低,比起其他热带非洲国家气温较为凉爽.当地分干冷季、干热季、湿热季3个季节,全国年均降水量为1270mm,首都卢萨卡为760mm左右.
1.3 水资源
赞比亚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赞比西河,河上有著名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又称维多利亚大瀑布,是世界第二大瀑布.另外还有刚果河、卡富埃河、卢安瓜河、卢阿普拉河等.主要湖泊有坦噶尼喀湖、姆韦鲁湖、班韦乌卢湖(LakeBangwelu)等.
1.4 森林、草地资源
赞比亚森林资源丰富,在75万k㎡国土中,约有659%左右(2013年)被森林覆盖.植被类型有3种:郁闭林、稀疏草原林和草地.郁闭林面积很小,仅占国土面积的65%;稀疏草原林是赞比亚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占国土面积的71%.近年来,赞比亚的森林资源正急剧减少,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增长较快,而就业和社会保障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导致很多人毁林种田,以求生存.二是现行的土地所有权制度使森林资源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三是赞比亚约97%的人口仍以燃料为主要生活能源,而且木炭等燃料还在炼铜工业中广泛应用,致使每年因燃料及农业需要造成的毁林达30万h㎡.四是木材出口政策也导致了毁林的加快.
1.5 渔业资源
赞比亚是内陆国家,渔业资源主要是沿河流分布,以淡水渔业为主.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赞比西河、卡富埃河、卢安普拉河、卢安瓜河,以及坦噶尼喀湖、姆韦鲁湖、班韦乌卢湖、卡里巴湖等周围.
2、赞比亚农业发展概况
2.1 种植业
赞比亚粮食作物种植主要是谷物和薯类,谷物包括玉米、小麦、高粱、小米、稻谷等,其中以玉米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高,是赞比亚人的主要作物和主要食品,占总消费食品的40%.薯类主要包括木薯、马铃薯和甘薯,其中又以木薯为重,赞比亚木薯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呈现上升趋势,2000年后,上升趋势放缓.
赞比亚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油料作物、甘蔗等.赞比亚大豆种植范围广,质量优良,但产量远不能满足国内食用油加工的需求,造成赞比亚70%左右的食用油依靠进口,同时,花生、向日葵也是赞比亚油料作物的辅助作物.赞比亚棉花品质较高,经济效益明显,近年来播种面积和产量稳步提高.赞比亚蔗糖质量好,享有较好声誉,有较强的竞争力,发展空间较大.近年赞比亚扩大了腰果、柑橘、草莓、香蕉、菠萝和杧果等果类种植,并开发大面积花卉和蔬菜种植,用于出口创汇.
2.2 畜牧业
赞比亚畜牧业历史悠久,牲畜种类主要有牛、猪、家禽、绵羊和山羊等.在赞比亚的文化中,牛是地位的象征、财富的标志,较少投入市场,赞比亚试图通过开辟养牛专区来促进养牛业的发展,但仍是生产粗放,管理落后,牛的存栏量2010年以后有所提升,2013年超过400万头,但仍低于非洲平均水平.猪的存栏量增长缓慢,从1995年后基本保持在年存栏量30万头左右,2007年后缓慢增长,2012年超过100万头,占非洲国家总存栏量的3%.
2.3 渔业
赞比亚全国共有6000多户小规模养殖渔民和13000多个池塘,主要分布在东部、西北部、北部和卢阿普拉省.在铜带、卢萨卡和南部省的铁路沿线还活跃着15个大型商业化养殖场,政府和私营部门在推广方面的共同努力使水产养殖在全国9个省份均得到发展,使赞比亚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水产养殖主要生产国,主要养殖品种平均产量每年在8000~10000t波动.
2.4&nb ....
继续阅读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