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优投会员

发布时间:2021-11-17

关键字: 农业生产环境保护资源利用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经历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今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小农经济仍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显著特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小农户和大生产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多样性需求,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丹麦是典型的农业发达国家,笔者通过赴丹麦考察学习,发现丹麦农业在生产效率提升、绿色生产模式、农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做法能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经验。
    1、丹麦基本情况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波罗的海至北海的出口处,是西欧、北欧陆上交通的枢纽,海岸线长8750km,国土总面积43096km2。总人口约5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87.68%,农村人口占12.32%。丹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年均降雨量为664mm,常年2月份最冷,最低温度-0.4℃,7月份最热,最高温度16.6℃。丹麦土地利用主要以农业、湿地和森林为主。2015年,丹麦农业用地约占总国土面积的61%,森林约占15%,自然湿地占12%,城镇占8%,交通占2%,农村住宅和休闲设施占1%,能源作物占1%。在产业发展方面,丹麦主要以服务业为主,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8%,工业增加值占22.9%,农业增加值仅占1.2%。虽然丹麦农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很低,但其绿色农业发展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丹麦绿色农业发展特点
    2.1    丹麦农业生产效率居世界前列 丹麦农业具有较高的产出率,稳居世界前列。在丹麦出口的产品中,有25%是农业产品,农产品出口率已达到67%。丹麦农业除了自给自足外,还可以养活世界1500万人口,而每个农场生产的食物可以满足350人需要,每个农场工人生产的食品可以满足230人需要,农业自给率已达到300%。丹麦养殖业发达,每头奶牛每年产奶量达到1万kg以上,居世界第一位,每头母猪每次产仔达到33.2头。除了较高的农业产出率之外,农业劳动效率也居世界前列,现在只需要2-3人便可以饲养1万头猪或几百头牛,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使农民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丹麦农民和农场主均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丹麦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高中学习数学等课程的同时,也学习农业知识,毕业后可以拿两个毕业证。高中毕业后,有1年时间选择去向,即是去大学继续学习还是从事农业生产。如果选择从事农业生产,需要学习1.5-5.5年的农业专业课,并获得专业证书。作为普通农民,需要达到技能型农民(skilledfarmer)的标准,并考试合格获得资格证书后才可以进行农业生产;如果想成为农场主,还要学习财务、管理等更多内容,需要达到生产部经理(productionunitmanag⁃er)或农业经济学家(agri-economist)的标准,并取得合格证书。目前,丹麦已形成完善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2.3    丹麦政府在农业生产中时刻注重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欧盟给丹麦的减排指标是到2030年减少3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丹麦政府为缓解温室效应,在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畜牧业优化养殖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农作物种植方面,主要研究不同农业结构对氮的吸收和排放情况,通过种植结构的改变,增加易于吸收氮的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氮向水体的排放量;在畜禽养殖方面,牛被认为是甲烷排放量最多的牲畜,所以丹麦政府大力支持牛养殖减排甲烷的研究。目前,致力研究哪种类型的牛和不同的牛的消化系统以及不同配方饲料更有利于减少甲烷排放,通过科学调配牛饲料和优化牛品种,在不降低牛奶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减少畜禽排气对大气的污染。
  ....

继续阅读 点击登录

浏览次数:27次浏览

优投平台部分资讯内容来自网络,转载已注明出处,如有勘误请您随时与我们联系YTservice@jiangtai.com,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