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农业部则乐观估计今年农业增长率达到2.5%,正在努力提升农业现代和工业化水平。
1、菲律宾的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在菲律宾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菲律宾的总人口已超过1亿人。在人口众多的菲律宾,全国70%的人口在农村,2/3的农村人口靠农业维持生计,50%的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作为东南亚传统的农业大国,菲律宾高产值作物的出口量较大。然而,受农业生产力低下等因素影响,近年来,菲律宾农业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呈下降趋势。根据菲律宾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至2019年,菲律宾农业对其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1.3%、10.4%、10.4%、9.7%、9.2%菲律宾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异常严峻,其农业产量同比下降1.2%,农业产值同比下降0.2%。2021年上半年,菲律宾农业增加值为87566.44亿比索,同比下降2.5%,为5年来的最低水平。农业产量下降导致供应紧张,市场上的主要食品价格持续上涨。
菲律宾是一个农产品十分短缺的国家。因此,积极发展农产品对外贸易对维持菲律宾国内农产品的稳定供应意义重大。菲律宾主要进口大米、玉米、小麦及畜牧饲料等农产品,主要出口香蕉、椰子油等经济作物。近年来,菲律宾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维持在四十几亿美元,进口额占60%左右,出口额占40%左右。由于农业进口增长明显,菲律宾长期处于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状态。
2、近年来菲律宾政府为发展农业所出台的政策
国家政策是由国家机关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并遵循经济规律而制定的政策。针对菲律宾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却始终未能成为一个农业强国的现状,近年来,菲律宾政府出台多项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2.1 总统杜特尔特签署行政令,将土地分配给农民
土地是农民生存权益的集中体现,是农民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堪称农民的“命根子”。在菲律宾,土地大多集中在少数土地主和种植园园主手中,绝大部分的农民和农场工人并没有多少土地。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土地改革一直是菲律宾政治议程中的重要一项,历届菲律宾政府为推动土地改革也采取了种种措施,但土地结构变革的进展却极其缓慢。
战后,菲律宾土地进一步集中,佃农的比重扩大。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时期,统治者进一步推行土地集中政策。马科斯执政后推行土地改革,但其改革的本质在于削弱异己势力,壮大自身,下层农民并未真正获益。1933年,阿基诺夫人执政,为获得更多农村选民的支持,在菲律宾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土地改革运动。阿基诺夫人不仅宣布成立土地改革委员会,还颁布了《全国土地改革计划》。阿基诺夫人希望改善菲律宾的土地和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但其任期内的收效甚微。随后的历任总统也在此基础上推行了土地改革,但由于菲律宾的政治权力始终由少数家族掌握,因此,农民依旧处于土地少甚至无土地的状态。所谓的土地改革并未收到真正的效果。一方面,土地分配不均使菲律宾的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无法提高,使菲律宾始终无法走上农业反哺工业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土地分配不均直接导致农民收入不均,造成贫富差距扩大,从而不利于社会稳定。
2.2 扩大政府财政支出,增加农业预算
国家财政预算是政府活动计划的反映,也是政府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为推动农业发展,杜特尔特多次向菲律宾国会提出增加农业预算的提议。近年来,尽管菲律宾农业预算占预算总额的比重有所减少,但农业预算总额呈增长趋势。
菲律宾全年的总预算为3万亿比索。其中农业部的预算为484.5亿比索,为预算总额排名前十大部门之一菲律宾农业部长表示,为满足快速增长的人口的粮食需求,总统杜特尔特计划为农业部分配更高的财政预算。2019年,菲律宾的农业预算为490亿比索,2020年为647亿比索(为农业部提议预算的22%),2021年为853亿比索(为农业部提议预算的30%)。从预算总额看,近年来,菲律宾政府对农业部的预算投入呈增长趋势。尽管2019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使菲律宾的财政负担日渐加重,但菲律宾政府依旧增加对农业部的预算投入。这足以证明杜特尔特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2.3 批准增强粮食安全措施并提出“大种特种”计划
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使菲律宾饱受重创。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影响了农业的生产预期,导致农业投资减少,还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甚至出现“隐性滞销”现象。在菲律宾农业发展形势非常不乐观的情况下,2021年1月,杜特尔特在内阁会议上专门强调粮食安全问题,以确保粮食稳定供应。为此,杜特尔特批准8项措施增强粮食安全。根据杜特尔特的指示,菲律宾将进一步加强改善粮食、水产和渔 ....
继续阅读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