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第六份新冠疫情紧急财政预算案已于上月初生效,旨在促进制造业、奖励医护人员、扶助产业转型、推广使用电动车,以及创造条件以营造更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新加坡的新冠肺炎死亡率全球最低,加上疫苗接种率高,防疫成绩向来备受称许。虽然该国的每日感染病例现正趋升,但据最近数据,在累计的61,689宗确诊病例中,只有31宗死亡个案。
为了令疫后经济可以持续复苏,新加坡推出《携手同心,越战越勇》(Emerging Stronger Together)财政预算案,并于今年4月1日生效,向当地经济注入1,070亿新加坡元(770亿美元)。这是该国第六份应对疫情挑战的紧急财政预算。当局今次采取一个特别的做法,向每家每户派发预算案小册子,详细解释这些最新财政措施背后的策略构思。
这本小册子引述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的讲话:「这份预算案将支援所有国人,包括我们的工友、企业和家庭,渡过这个艰难时期,并为大家的未来做出投资。我们将共同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经济体,一个包容和温馨的社会,以及一个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具体来说,预算案为全国所有家庭提供9亿新加坡元(6.5亿美元)的援助,特别是中低收入和育有孩子的家庭。最高收入家庭将获得约100新加坡元的生活补助券,最低收入家庭可获1,095新加坡元的生活补助券、现金补助和杂费回扣。此外,每名21岁以下公民还将获200新加坡元教育津贴。
工人的援助方面,预算案拨款54亿新加坡元以雇用200,000名本地员工,并提供多达35,000个培训机会,以及继续支援现有雇员。当局明白医护界的角色非常重要,也了解人口老化令社会对医护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公共医疗机构、政府资助的社区医院和长期护理服务机构的员工将获加薪。
为了支援深受疫情打击的行业,于2020年开始实施的雇佣补贴计划(Job Support Scheme)延长至2021年6月,受惠行业包括航空、宇航、旅游、零售、文化艺术、餐饮服务及建筑环境等。对其他行业的补贴已于3月逐步结束。
此外,预算案还拨出10亿新加坡元延长各类现有的企业支援计划以及推出新计划。新计划方面,「首席科技官」数字咨询服务计划(CTO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as‑a‑Service)旨在协助企业获取专业信息科技咨询服务,特别值得注意。其他计划包括协助企业雇用数字人员以及资助企业进行试验计划和采用5G和人工智能(AI)等前沿科技的成本。
除了上述具体措施外,预算案在全面重整经济结构方面着墨不多。不过,新加坡政府正着手更新产业转型蓝图(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Map) ,以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急速变化,预计于2022年底完成。新加坡政府于2016年推出产业转型蓝图,为23个行业制定转型计划。
王瑞杰阐释有关措施的目标时说:「新冠疫情除了直接打击经济外,还加快形成一些长期结构趋势,例如数字转型、重新审视全球化,以及重视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过去5年取得的进展为基础,并且更新产业转型蓝图,以应对这些加速转变的趋势。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以渡过疫情难关,并为未来5至10年内实现下一轮经济增长作好准备。」
当地许多专家认为,就中短期而言,某些制造业的发展明显受疫情所推动,其中电子产品、半导体、生物医学、精密工程和积层制造等行业,不论是在新加坡本土还是全球市场都表现理想。
星展集团(DBS)是新加坡最大的银行,高级经济师谢光伟(Irvin Seah)评论疫情带来的变化:「尽管制造业向来是新加坡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但多年来在国内生产总值(GDP)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在疫情期间,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有鉴于此,我们应否将制造业所占的比重从20%提高到至少25%。我支持这个看法。」
另外,预算案还希望加快推行已于2月公布的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2030(Singapore Green Plan 2030)。该蓝图订明,于2030年前将设立60,000个电动车充电站,较之前的28,000个目标为多。此外,当局也推出一系列税务优惠措施,进一步鼓励民众使用电动车。
根据绿色发展蓝图,自2030年起,所有新注册汽车必须为洁净能源车型;在2025年之后,不会再有新柴油车在道路上行走;到2040年,新加坡将全面淘汰内燃式引擎车辆。同时,政府不鼓励国民拥有汽车,并把地铁网络扩大,从目前的230公里增至2030年的360公里,以提升大众运输工具的吸引力。预计到2030年,使用大众运输工具的上班族比例将增至75%。
预算案提出多项环保计划,例如到2026年,送往垃圾堆填区的废物将减少20%,到2030年减少30%;到2030年,20%学校成为碳中和建筑物,而最终目标是在2050年前逐步把教育界的净碳排放减少三分之二。此外,预计到2030年全国将有80%建筑物成为「环保建筑」。总体而言,目标是到2050年把203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峰值减少一半,于本世纪下半叶尽快实现净零排放。
此外,到2030年,新加坡将增加1,000公顷绿色空间,其中200公顷是新开发的自然公园。该国过去50年已经种植200万棵树木,按计划将再增加100万棵。同样地,把公园及自然保护区连接起来的绿色通道,专为行人、骑单车人士和野生动物而设,将由目前的300公里增加至2030年的500公里。单车径网络则从460公里增至1,320公里。
绿色发展蓝图的另一项目标是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量增至原来的5倍,达2千兆瓦(GW),占总电力需求3%。鉴于80%的新加坡人居住在公共房屋,预料上述目标主要是通过装设屋顶太阳能系统来实现。
新加坡政府还承诺为一些公共基建项目发行绿色债券,其中已确定项目的债券发行额高达190亿新加坡元(137亿美元)。最终目标是将新加坡打造成亚洲首屈一指的绿色金融中心。
文章来源:香港贸发局特约记者 Ronald Hee 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