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随着工商业的迅速发展,马来西亚已经从一个农业社会转变成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随着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资源消耗量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的加剧。根据马亚西亚环境部门1996年的环境报告显示,1995年被鉴定为清洁的河流有42条,轻微污染的有61条,严重污染的有13条。据马亚西亚气象局和环境部门的监测数据,在主要的都市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每年平均值超过标准。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面积大幅度减少。造成马来西亚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采矿业污染和对森林的过度砍伐。造成污染的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加工业、橡胶和棕榈油生产、化工、电子、纺织等。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放。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在半岛地区的西海岸,那里工业相对集中,人口密集。针对环境污染的情况,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1.制订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从70年代以来,环境恶化引起了马来西亚政府的重视,马来西亚政府自7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采取措施以减轻污染。首先是制订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1974年,马来西亚政府颁布了环境质量法。这项法案包括控制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水土污染、石油污染等内容。环境质量法规定,新的工程在得到批准和实施之前要预先作出环境影响评估,把污染控制作为一种治疗性的措施。法案颁布后,马来西亚政府相继对它做了一些修改和补充,最近又增补了关于解决日益增长的危险废物导致的环境威胁;扩大环境执法部门的权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如加大罚款,对污染物的排放实施更加严格的标准,有权力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等内容。
马来西亚1974年环境质量法被认为是一项全面性的立法。这项法律是环境管理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提倡使用全面的、综合性的方法来治理环境,为协调全国环境管理活动提供了法律基础。根据这项法律,马来西亚政府建立了环境局。环境局负责监督环境质量;评估新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制定环境法规;实施政府批准的规章制度。环境局在全国各州都有实施环境保护的分支机构,主要监测大气、河流、海洋的环境污染状况。根据马来西亚海岸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情况,马来西亚政府派专家组进行调查。专家小组经过调查后得出结论,造成马来西亚半岛地区西海岸“烟雾”的原因是空气污染和气候条件共 ....
继续阅读 点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