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矿业开发与投资环境

发布时间:2018-12-19

关键字: 投资环境矿业发展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面积330257平方公里。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尼、菲律宾、文莱相邻。全国海岸线总长4192公里。目前人口2664万(截至2006年底)。2006年其国内生产总值约为5427.66亿林吉特(1美元约合3.5林吉特),比上年增长5.9%。

        一、地质和矿产资源

       马来西亚总体位于纵贯缅泰马的巽他褶皱带的南部。马来半岛主要由中、古生界和海西一印支期花岗岩组成,大致可分为西部的冒地槽带和东部的优地槽带。中央山脉大致相当于冒地槽的中央隆起带。东马地区以卢帕河为界,可划分出西婆罗基底和西北婆罗地斜两个构造单元,显现出不同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

       马来西亚探明矿产有30多种,锡矿资源非常丰富,素有“锡国”美称。除锡外,石油、天然气资源也比较丰富。

       1. 石油和天然气:2006年全国石油剩余探明储量41100 万吨,天然气储量21238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近海的三个储油盆地:(1)马来盆地。面积约22.4 万平方公里,呈北西-南东走向,第三系厚达1万米,主要为非海相地层,向东南海相地层渐发育。北部以南北向断层控制的断块及背斜为主,主要分布一些气田。南部受中新世未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一些背斜型油田。含油气层系主要为下一中中新统,埋深1500-3000 米。主要油田包括杜兰(Dulang)油田,塞利基油田(Seligi)等。(2)沙捞越盆地。面积22 万平方公里,呈北东东向延展,第三系厚1万米以上,主要为沿海碎屑岩,向东北变为海相页岩和灰岩。主要储油层,在南部的巴兰河三角洲地区为中新统三角洲砂岩体;在中央鲁康尼亚为中中新统及上新统碳酸盐滩及生物礁。(3)沙巴盆地。面积约3.4 万平方公里,呈北东方向延伸。第三系厚1 万米以上,复杂变形的上第三系砂岩和页岩不整合于紧密褶皱或部分变质的下第三系之上。证实石油储量10 亿桶以上。主要油田构造为挤压式背斜,储油层为中-上新统浊积砂岩及三角洲砂岩。

        2.煤:2005年储量为17亿吨,主要分布在沙捞越州、沙巴州、霹雳州、雪兰莪州和玻璃市州,其中14亿吨(约82%)位于沙涝越州。沙捞越州的美里一皮拉煤田煤层厚1-3 米,为高挥发,中灰分、低硫次烟煤,资源量超过3.87 亿吨。锡里泰克煤田煤层厚约1 米,产自始一渐新统锡里泰克组;宾土卢煤田蕴藏有2000万吨低灰分,高挥发烟煤,热值可达7000-7500 大卡/公斤,主要用作冶金用煤;沙巴州的煤田主要分布在梅里瑙盆地,至少有2 亿吨烟煤。

       3.锡:锡储量100 万吨(2005年资料),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马来半岛11 个州中有9个有锡矿,但以霹雳州和雪兰莪州最多。矿石类型以砂矿为主,主要为冲积砂矿,如世界著名的坚打谷锡矿区和吉隆坡锡矿区,矿石矿物为锡石,伴有独居石、钛铁矿和磷钇矿等,大多来自印支期花岗岩与志留-二叠纪碎屑岩和灰岩内外接触带附近的锡石一石英脉。原生锡矿占次要地位,其成因类型有:(1)热液型矿床。多为锡石一石英脉型矿床,矿石分布在泥质岩层的裂隙中。主要矿石矿物为锡石,伴生有黄铁矿、黄铜矿、毒砂、黄玉、黄锡矿、闪锌矿、石英和铬铁矿等。有的伴有强烈石英岩化。代表性矿床如双溪林明锡矿。(2)接触交代(矿卡岩)型矿床。其特征是锡石发育在花岗岩体与碳酸岩接触处的矿卡岩带中,锡矿化集中在断裂交叉部位及交汇入,如马樟萨塔洪、武吉伯西等矿体。(3)伟晶岩型矿床。规模一般较小,产于各类伟晶岩中,除锡石外,主要伴生矿物有电气石、白云母、黄玉、萤石和绿柱石等,如柔佛州的巴克里矿床。

        4.铝土矿:马来西亚的铝土矿资源主要分布于沙涝越州的Bukit Batu、Bukit  Gebong、Lundu-Semantan和Tanjung Seberang,沙巴州的Bukit Mengkabau 和Labuk Valley,和柔佛州的Bungai  Rengit。据1994年资料铝土矿储量1400 万吨,概略储量7530 万吨。

        5.铁矿石:矿床规模均不大。主要矿床有丁加奴州的武吉伯西、柔佛州的佩莱卡南和沙巴州塔瓦伊高原铁矿。武吉伯西和佩莱卡南铁矿均为接触交代矿床,与花岗质侵入岩有成因关系,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塔瓦伊铁矿为残余矿床,产于超基性岩风化层中,推测矿石储量7500 万吨,含Fe40-49%,含Ni0.4-0.55%,矿区面积约15 平方公里。

        6.钛:储量不大,主要为钛铁矿和金红石。钛铁矿通常与锡石伴生,赋存在冲积矿床中。丁加奴州的甘榜亚志钛铁矿为全国最大矿床,推测矿石储量约210 万吨。金红石主要分布在吉兰丹北部的河床中,特别是在流经前二叠塔库片岩的河流沉积物中。

       7.金:主要分布在半岛中部金矿带(包括彭亨、吉兰丹、丁加奴等州)、沙捞越西部的巴乌和武吉涌、沙巴州的马穆特及塞加马河谷,多为砂矿。吉兰丹州南部的Sokor地区,主要为砂金,未发现原生金矿。吉兰丹州在60-70年代曾有联邦政府开展过河流次生晕的化探测量工作,圈定了金成矿带,具有一定金成矿前景,但没有进一步的地质工作。原生矿以巴乌金矿最大,矿区位于巴乌背斜与花岗二长斑岩侵入体的交界处,为硅化含金矽卡岩型矿床;武吉涌金矿的矿化局限于侏罗系硅化灰岩和页岩与石英斑岩岩墙的接触带,矿体不规则,含金0.16 盎司/吨。

        8.钨:储量不大,主要分布在霹雳州的克拉马特普莱和丁加奴州的镇敦。克拉马特普莱为矽卡岩型矿床,矿石主要是白钨矿,产在花岗岩体与古生代灰岩及黑云母、角闪石片岩的接触带,最大露头33 米长,产在灰岩中的矿体形态不规则,多为透镜体,一般厚0.3-3米,成矿期为晚三叠世。镇敦钨矿为热液石英脉型矿床,主要矿石为黑钨矿,是由花岗岩体侵入于电气石片岩及石英岩中形成的,成矿时代为晚三叠世。稀土金属稀土氧化物储量3 万吨,储量基础3.5 万吨。主要矿种为独居石和磷钇矿,广泛分布于马来半岛的砂锡矿中,以副产品形式回收。

       除上述矿产外,锑、锰、汞等矿产也有一定的资源前景。锑主要分布在该国中南部,有20多个矿床,多为小型,属辉锑矿石英脉型,矿体产于火山岩附近的灰岩、粘土岩及页岩中。锰主要分布在半岛中部,规模都较小。

        9.工业矿物:粘土(球粘土和普通粘土) 储量较大,概略储量4.17 亿吨(1994年资料)。球粘土主要分布在霹雳州、雪兰莪州贝尔君台及沙捞越州的古晋附近。普通粘土分布广泛,聚积在泥质岩和冲积物覆盖的低洼地区。高岭土探明储量2.1 亿吨(1994年资料)。主要分布在柔佛州、霹雳州、沙捞越州和雪兰莪州。沙捞越州的特拉古斯矿床为残积型矿床,由安山岩和微花岗岩风化而成,储量50万吨。全国高岭土矿点有数百处,仅沙捞越州就有60 多处。硅砂主要分布在沙捞越、丁加奴、柔佛、沙巴和霹雳等州。其它重要工业矿物还有灰岩、白云岩、重晶石、耐火粘土等。灰岩储量较丰,主要分布在霹雳州、吉打州、吉兰丹州、彭亨州等地。重晶石主要分布在吉兰丹州、丁加奴州和彭亨州,矿床规模不大。

       二、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马来西亚矿业在马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矿业为马来西亚GDP的直接贡献为270亿吉林特(2007年亚太矿业大会报告,1美元约合3.5林吉特),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其中92.6%来自天然气和石油。生产的其他主要矿产还有煤、锡、金、铝土矿、稀土矿物、铁矿石、钛铁矿、硅砂和高岭土等矿产。

       在马来西亚矿山生产企业中,只有石油、天然气和工业矿物生产具有较大的规模,煤炭、黑色和有色金属开采均为小规模矿山。除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加工企业外,其他矿业企业均为私人公司所有和经营。油气和勘查和开发工作由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和天然公司以及该公司与外国公司组成的风险集团来进行。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马来西亚矿业增长趋缓,1999年增长3.1%,2000年仅增长0.5%。2001年为负增长。矿业就业人数也急剧减少,1997年矿业部门的雇用人员约为43900人,占全国总劳动力人数的0.5%,2000年已经下降到了28200人,仅占全国劳动力0.3%。2002年以后矿业形势开始好转,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矿业部门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7%、4.8%和4.1%,2005年由于原油产量的下降,矿业部门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8%。

       1.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矿产之一,每年原油日均产量在70万桶左右,其中凝析油占20%。近两年产量有所下降,2006年日产量为70万桶,比上一年下降4.6%,其原因是一些老的油田停产。天然气在马来西亚比石油更加重要,当原油产量下降时,天然气产量稳步上升,2005上产量为7435.1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0.1%。马来西亚国内现有的生产油气田63个,其中油田48个,气田15个。油田主要包括:坦皮亚斯油田(Tapis),基纳巴卢油田,基卡油田(Kikeh),塞利基油田(Seligi)等。原油生产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半岛近海区域,部分油田位于沙巴和沙涝越近海地区。Exxon Mobil马来西亚勘探生产公司 (EMEPMI)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原油生产企业,产量占到马来西亚全国产量的近一半。该公司在马来西亚半岛近海经营着7个作业油田,约1/3的产量来自于Seligi油田。EMEPMI对Seligi油田拥有78%的股份,其余的22%为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的Carigali公司拥有。2002年EMEPMI公司对区块PM5中的Larut海上油田进行开发,该油田的峰值日产量可达14万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后来马来西亚一些老油田出现的减产。皇家荷兰壳牌集团是马来西亚另一个重要的油气生产商,目前该公司所属的沙巴壳牌石油公司经营着位于东部沙巴州纳闽岛区块SB-1中的基那巴鲁油气田。该油田自1997年12月开始投产以来,油、气日产量已经分别提高到了3.6万桶和2800万立方英尺。作为区块SB-1的作业者,壳牌公司拥有80%的股份,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拥有其余20%。另据报道壳牌公司于2004年和2005年分别在沙巴州Gamusut-1和Pisagan-1A两个海上探井获得石油发现,两个新发现还尚在评价中,有望获得重大储量。Gamusut-1位于J区块,沙巴壳牌石油公司和美国的ConocoPhillips公司对该区块拥有40%的权益,其余20%为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所拥有。Gumusut-1所处的深水区域属于马与文莱争议的领土范围内,目前两国政府正在谈判,试图通过签订一个产品分成协议的方式解决争议。Pisagan-1A位于G区块,沙巴壳牌石油公司和美国的ConocoPhillips公司对该区块分别拥有35%的权益,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拥有其余的30%的权益。Pisagan-1A勘探井石油发现处水深1465米。美国的墨菲石油公司(Murphy Oil Corp)也是在马来西亚进行油气了勘查和开发的重要公司之一,目前正在勘查和开发沙巴州K区块的石油,该公司是在2002年在该区块发现石油的,也是马来西亚发现的第一个深水油田,可得储量估计在4亿桶到7亿桶之间。该区块面积约800万英亩,墨菲石油公司拥有80%的权益,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拥有其余的20%。墨菲石油公司计划该油田在2007年实现商业开采。2003年1月墨菲石油公司在沙巴州海域区块L和M分别获得2个勘探区域,该公司分别拥有两个区块60%和70%的权益。剩余权益由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所拥有。马来西亚进行天然气勘探和开发最重要的区域之一是马来西亚-泰国联合开发区(JDA),联合开发区位于下泰国湾地区,由马来西亚-泰国联合管理机构(MTJA)共同管理。马来西亚-泰国联合开发区包括区块A-18、B-17和C-19。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与AmeradaHess公司以均股的形式参与区块A-18的开发,泰国石油管理局(PTT)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以等额权益开发其余区块。目前马来西亚是原油和天然气的净出口国,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气出口国。2005年生产油气的50%供出口,主要出口到日本、印度、泰国和中国。过去10年,马来西亚原油产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石油储量连年下降,1996年的证实石油储量为43亿桶,目前已经下降到30亿桶。除非能够获得新的大型油田发现,外界预测马来西亚在今后几年也可能会成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2007年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总执行长丹斯里莫哈末哈山马力肯估计,马来西亚3年后将成为石油进口国。他指出,在2010年,马来西亚的石油产量将减少至每天30万桶,在2011年时石油产量将持续减少15%;从2014年开始,产量每年减少10%。

        2.煤:2005煤炭产量为78.9万吨,比上一年翻了一番。马来西亚的煤炭勘探和开采均集中在沙涝越州,生产煤田集中在沙涝越州的Bintulu、Merit-Pila、Silantek和Tutoh几个地区,其中Merit-Pila 是马来西亚最大的煤田。马来西亚的煤炭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90%以上的煤炭需求依靠进口。2005年进口煤炭930万吨,比上一年增长8.1%。进口煤炭主要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和印尼,马国内煤炭需求的70%(国内产量加上进口量)用于电力生产。其余部分主要用于水泥和钢铁生产。

        3.铝:马来西亚铝土矿生产集中在柔佛州,有2个正生产的铝土矿山位于柔佛州的Bungai Rengit地区,近年来由于资源的耗竭,铝土矿产量大幅度下降,2001年产量还有64161吨,2005年下降到4735吨,仅为5 年前的7.4%。马来西亚国内没有铝的精炼和冶炼厂,因此生产的全部铝土矿均出口到邻近的东南来国家。近年来,马来西亚政府正试图通过引进外资来改变没有原铝生产的现状。目前马来西亚与多家外国企业协商在马建铝厂之事。其中包括力拓公司、中铝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等。

        4.金:2005年金的矿山产量为4.2吨,比上一年增长0.7%,主要产自彭亨州的Penjom金矿,该矿山的所有者是英国的Avocet公司,其经营者是该公司的子公司—马来西亚特种资源公司,此外,在吉兰丹州、彭亨州和丁加奴州有一些较小的金矿。目前在马来西亚进行金矿勘探的公司很少,Avocet公司在Penjom 金矿附近的Panau 进行金矿勘探。

        5.铁和钢:马来西亚每年只生产少量的低品位铁矿石,主要产自霹雳州、彭亨州和丁加奴州。2005年铁矿石产量为95万吨,比上一年增长43.1%。国家缺少优质的铁矿资源,每年要从巴林、巴西、加拿大和智利等国进口大量高品位的铁矿石用于炼钢。马来西亚拥有1620万吨的钢铁生产能力,实际利用率很低。2005年原钢产量为530万吨,比上一年减少7%。

       6.锡:锡矿是马来西亚的重要矿产,锡矿产量在世界上曾经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虽然国际锡矿产品价格持续升高,但经过100多年的开采活动,马来西亚的优质锡矿资源大幅减少,品位降低,使其锡矿产量连年下降。2005年锡矿山产量为2857吨,仅为5年前的45.3%,15年前的十分之一。目前正运营的锡矿山约30多个,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半岛。2005年马来西亚精炼锡产量为36924吨,比上一年增长8.9%。马来西亚冶炼公司(MSC)是马来西亚唯一的精炼锡生产商。马来西亚精炼锡国内消费仅占一小部分,大部分供出口,2005年国内消费4100 吨,出口32947吨,主要出口到新加坡、韩国、日本和台湾。2005年进口17708吨锡精矿。

       三、矿业管理概况 

       1.矿产资源管理:在马来西亚联邦宪法中没有明确提到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同时,宪法确认国土委员会对矿业、农业、林业或其他目的的全联邦土地的利用问题负有促进和管理的基本职责。国土委员会制定的国家土地法指出,“国土范围地上地下的所有矿产和岩石矿物,除已被处置者外均要置于州政府的管理之下”,目前,在拉布安岛和吉隆坡直辖区联邦土地、沿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一切矿产资源所有权归联邦政府,其余各州的矿产资源归州政府所有,沙捞越和沙巴州在海域矿产资源所有权方面也享有一定权力。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通过有关的条例行使各自管理矿业的职能,并对固体矿产和油气矿产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

        2.矿权管理:马来西亚法律规定州政府负责本州矿权的管理,主要法律依据是1994年的矿产开发法(MDA)和州矿产法令(SME)。州政府设有矿产资源委员会(SMRC)具体负责矿权的审批。在各州政府都设有一站式的管理中心,中心设在土地和矿山领导办公室(SDLM),负责矿产勘查许可证、勘探许可证和采矿租约及延期申请办理工作。中心拥有关于矿地产的全部信息,包括是否已经审批和目前的执行情况。全部矿权的申请要提交到州矿产资源委员会(SMRC)审批。马来西亚矿法规定主要有3 种矿权:勘查许可证、勘探许可证和采矿租约。

        1)  勘查许可证:勘探对象为冲积型矿床,最大面积25-400公顷,期限2年,可延期2年,如果要更新,必须在许可证期满前的6个月之前提出申请。

        2)勘探许可证:勘探对象为原生矿床。最大面积400-20000公顷,期限10年,可延期5年,如果要更新,必须在许可证期满前的12个月之前提出申请。任何个人或公司批准的2个或2个以上的勘查许可证或勘探许可证规定的相邻的面积勘查许可证不能超过800公顷;勘探许可证不能超过4万公顷。对勘查或勘探许可证的持有者每年有最低勘探支出的要求。勘查或勘探许可证持有者拥有在许可证规定的土地范围内取得采矿租约的优先权。

       3)采矿租约:初始期限21年,可以延期21年。租约持有者在进行矿产开采前必须先进行矿山的可行性研究;如果有要求的话还要制订土地复垦计划;根据1974年《环境质量法规》如果有要求的话,还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3.矿业环境方面的法律规定:马来西亚矿业开发的环境立法是按照1987年《环境质量(受禁止的活动)环境影响评估法令》进行的。这个法令是1974年《第127号法规》(《环境质量法规》)的修正案。矿业是19个被限制的活动之一,那个法规修正案要求对这些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在新开发地区矿业执照申请面积超过250公顷时,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按照1992年出台的矿业法规,申请采矿租约必须准备一份环境保护规划,而这个规划必须由州政府会同环境司联合审查通过才行。这项规定将允许对危害环境者吊销采矿租约。恢复计划将构成采矿租约申请的一部分内容。恢复是指“保持土地安全和美学欣赏状态或达到利于进一步利用和娱乐利用的条件”。虽然所有环境内容必须经过环境主管部门审查,但实际上矿业监督是由矿产与地球科学局按照《矿业条例》负责实施的。对违反的处罚细则是依照《环境质量条例》制订的,包括罚款和刑罚。对于违法行为来说,责令关闭矿山是最有威慑力的处罚方式。

       四、税收制度和其他有关费用

       在税收方面,马来西亚对内资和外资企业基本上是同样对待的。特殊行业有特殊的规定。例如公司税的税率通常是28%,但石油业的税率是38%。马来西亚固体矿产开发公司征收的税务主要有以下几项:

       1. 所得税:由联邦政府统一征收,目前税率为28%。对于矿山企业,不允许加速折旧,但勘探开支可在当年扣减。

       2. 进口税:为联邦税种,适用于任何与采矿工业有关的进口项目。

       3. 出口税:一些资源性商品出口要征收出口税,如原油出口。

       4. 权利金:由州政府征收。几乎各州都有自己的征收方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5. 土地租金:由州政府征收,各州之间有所不同。

       从事油气开发的石油公司,则根据它们与国家石油公司达成的产量分成合同交纳各种税费。以1985年的标准合同为例,签约石油公司可得到总产量的50%(天然气为60%)作为“成本油(气)”,剩下的部分则根据产量的不同由签约公司和国家石油公司分享。签约公司还要支付占总产量10%的矿权金和所分“利润油”25%的出口税,并按照应税收入的45%缴纳所得税,所谓应税收入是指成本油加所分利润油,再扣除矿权金、出口税、勘探、开发和经营开支之后的剩余部分。

      马来西亚与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及东盟五国等28个国家签署了双边税收协议。与澳大利亚、德国、美国、中国等51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签定有双边投资保障协议。马来西亚是联合国解决投资争端公约的签字国之一,其国内的法律体系也比较公开。过去的一些为数很少的外国投资纠纷案,都通过现行的争端解决机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处理。

        五、中国企业在马的矿业活动

        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的主要矿业活动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主要集中在金属矿产的勘探、开采和加工领域。主要企业包括:中国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和连云港南天国际经贸有限公司等。

        2005年7 月,马来西亚吉兰丹州政府代表团在北京与中国有色金属集团签署协议,将至少124平方公里的矿区勘探和开采权授予中国有色金属集团。协议中规定,允许有色集团通过收购马来西亚的一家公司,在吉兰丹州中南部两个矿区分别勘探、开采金矿和铁矿。开采公司必须将开采所得的5%作为矿税上缴州政府。

        2005年11月,由连云港南天国际经贸有限公司投资控股的马来西亚彭亨州文冬锡矿开采项目投入试生产。在该项目中,南天公司首期以设备和现金总共投入132万美元,联合马来西亚富华公司买断马来西亚彭亨州文冬锡矿开采权,其中南天公司占75%股份。这位负责人表示,彭亨州文冬锡矿探明矿石储量924万吨,可以提炼金属锡7.5万吨。按计划开采能力,可开采80多年。为准备试生产,南天公司派出15个技术和管理方面人员作为高级劳务人员赴马。目前,公司正考虑提高生产能力,在两到三年内再上3条生产线,将总投资增加到500万美元左右。据悉,开采的矿石将在当地冶炼、当地销售。

        2005年11月15日,中铝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铝业公司的子公司)与马来西亚亚洲铝厂在中国大饭店举行沙捞越州电解铝项目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沙捞越州电解铝项目是马来西亚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其建设规模为年产电解铝50-60万吨及配套阳极项目,总投资约15亿美元,分两期建设。根据合作框架协议,中铝国际作为技术供应商,将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20kA大型预焙阳极电解槽及其配套技术,双方还将在融资、工程总承包方面开展合作。该项目建成后,马来西亚将告别无原铝生产的历史。

       马来西亚在矿业投资政策方面对外资没有什么限制,对于矿产开发项目外资可持有100%的股权。但该国的矿产资源条件一般,除油气和锡矿资源外,其他矿产,特别是金属矿产资源较少,可合作的项目有限。

       (文章来源于:资源网)

浏览次数:4123次浏览

优投平台部分资讯内容来自网络,转载已注明出处,如有勘误请您随时与我们联系YTservice@jiangtai.com,侵权立删。